“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要求。人才培养一直是人才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在北大法宝政策数据库查询,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共有地方性人才政策共计3191条,其中以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为主,占人才相关政策的82%。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将创新人才作为培养重点,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现摘选部分,供大家参考。
北京
通过 项目资助的形式,支持一批具有较好专业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成长,支持各区县、各部门和各类用人单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工作体系,促进首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资助项目分为青年骨干个人项目、青年拔尖个人项目、青年拔尖团队项目和人才工作集体项目等四类。
对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进行重点关注,跟踪培养。明确各归口推荐单位和所在单位要做好青年拔尖个人和团队的培养工作:
为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制定 个性化的发展规划和跟踪培养计划;
建立 联合导师制度,根据需要为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组建导师组,对其进行专业指导;
支持其 参与或承担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国际交流项目;
根据需要选送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核心成员到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业园区的企业 开展研修和交流合作;
支持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核心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技术交流活动,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上每年至少为其提供1次境外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支持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 科研成果在京津冀地区转化应用, 推荐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优秀成果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为青年拔尖个人和青年拔尖团队提供其他必要的支持。
上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包括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 4种类型计划,以项目形式资助入选者创新创业。其中浦江计划由市科委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设立。
扬帆计划面向32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其进行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尽快成长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启明星计划面向35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脱颖而出的杰出青年科技人员,促进其加快向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长的步伐。资助项目分为A、B、C三类,A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B类主要以企业为依托,C类面向在沪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服务上海市企业集团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以企业为依托。
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促进其建设高水平科研梯队和创新团队,带动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资助项目分为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两类,学术带头人项目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技术带头人项目主要以企业为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前期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可依托企业申报技术带头人。
浦江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回国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目的是加快集聚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向其提供在上海创新创业的“第一桶金”。其资助项目分为A、B、C、D等类型,其中A类项目资助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B类项目主要资助以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创业。
浙江
浙江提出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鼓励跨国公司在浙江设立或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本省单位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重视培育和用好本土人才,优化政策激发本土人才积极性,加快本土高素质人才国际化培养步伐。
培育壮大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扩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增名额全部用于优秀青年人才,支持更多青年人才成为领军人才。建立阶梯式支持机制,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或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可申请追加支持。实施万名博士集聚行动,提高在站博士后经费标准和出站留浙补贴标准,加大对企业在站博士后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博士后工作站。
大力培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和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探索通过负面清单等方式,制定勤勉尽责规范和细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科研规律,激发家国情怀,激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追求真理、勇攀高峰。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加强宣传报道和示范引领,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每年重点奖励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者、典型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让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湖北
2021年,湖北出台《关于加强人才发展激励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在人才培育方面,重点提出“开展基础研究人才专项支持行动”“打造战略科学家发展平台”“加强创新性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5条措施,明确提出近5年引进培养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创业领军人才的阶段性目标,创新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技术经纪人专项培养计划”等人才专项,首次提出设立不低于15%和80%的遴选指标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重点支持,着力补齐创新创业人才结构失衡短板,整体推进不同层级、不同梯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中部中心)建设, 每年培养各类技术转移从业人员1000人,还支持其联合高校院所成立技术转移学院或设立技术转移专业方向。
加强对青年人才的优先支持, 继续实施好“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项目,每年遴选200名左右楚天学者,其中楚天学子占80%左右。
深入实施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 支持战略科学家所在单位和创新平台申报设立博士后创新平台,根据科研需要自主引进博士后。开展“博聚楚天”线上线下引才活动,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岗位,引导博士后向产业企业流动。鼓励支持研发能力强、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
深圳
2021年4月,新版《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明确项目的设立是为了 培养具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优青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能力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
新版《办法》 按照“梯队培养”原则,对申报人年龄进行优化调整。其中,博士启动项目申请年龄为“未满32周岁”,为年龄小、资历浅、名气小却才华横溢的好苗子“雪中送炭”;优青项目申请年龄为“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37周岁”;杰青项目申请年龄为“未满42周岁”。
新版《办法》调整了项目资助强度,打造 人才精准资助模式。
感谢咨询花城教育,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及问题,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